来交年终投资报告了,希望往后的每半年都能按时交上。
背景分析
宏观分析
- 由于疫情的原因,各国央行大放水,加速了08年以来的贫富差距趋势
- 房地产三条红线继续打压房产公司的规模,暴雷不可避免,加速行业集中
- 美国大选持续闹剧,显示了在疫情黑天鹅和全球债务周期的拐点下,无脑民众选举的政治表演家低下的治理能力
监管层分析
- IPO加速,但是好公司基本都上完了。市场整体估值在高位,接下来还会有各种公司抢着上市,但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差,这个从中签收益已经看出来了
- 注册制下小市值策略失效,但退市效果需要观望
- 各式各样的保本理财被下架,互联网存款新规也浮出水面,居民的部分存款会搬家。
市场分析
- 保本的理财产品逐步退出,银行存款靠档存息系列逐步在各个平台下架,老百姓能买到的安全理财越来越少
- 新募基金持续加仓抱团股票,抱团股估值持续被拱高,目前朋友圈逐渐有晒收益
- 越来越多的大佬站出提出PE无用论,好赛道论
- 市场结构分化继续加剧
行业梳理
根据宁南山对中美公司的梳理,把美帝的公司分为了以下四类,先不批判这个分类法有蹭热度的嫌疑(涨的不好的行业丢到周期or其它一类)
- 科技39%(对标美国还有很大空间
- 软件互联网
- 芯片电子:本土需求+新兴技术超车+性价比出口
- 工业制造:航天军工有机会,军工出口
- 电信服务
- 消费24%
- 食品消费:成长空间-大众化市场的饮料赛道
- 家用消费:美帝日化、中国家电
- 服务消费:美帝零售、中国免税+教育(线下零售是一个更宏大的机会
- 专业服务:生产力进步必然会有大量专业服务型公司外包需求
- 医药12%
- 创新药
- 医疗器械:物理+软件技术结合
- 医疗服务:研发外包、专科医院、药店
- 周期25%
- 能源矿业:美帝仅剩石油产业链
- 地产基建:美帝仅剩铁路运输,只有一带一路才能走出去
- 农业养殖:美帝没了,利润率天然不高
依照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,中国在科技这一项还有很大的空间,这也就是我们坚持产业转型的最强动力。
这一年我梳理了27个子行业,找到318个标的,覆盖了其中的236个。
策略学习
这一年学习很多大佬的策略,印象比较深的有下面几个:
德隆专家:投资三知道
三知道:知道能涨多少,知道会跌多少,知道投资的期限有多长
各投资分析流派对证券价格波动原因的解释:
- 基本分析流派:对价格与价值间偏离的调整
- 技术分析流派:对市场供求均衡状态偏离的调整
- 心理分析流派 :对市场心理平衡状态偏离的调整
- 学术分析流派:对价格与所反映信息内容偏离的调整
老唐
快速估值:三年后15~25倍市盈率卖出赚1倍的价格就可以买入,高杠杆打七折
对资产负债表的简化:
- 资产:类现金、投资资产、应收账款、经营资产
- 负债及权益:有息负债、经营性负债、净资产
二鸟说
基金投资常用策略:
- 初级:买入并持有、时间分散与价格平均策略(定投)、核心-卫星策略
- 中级:再平衡策略(股债平衡)、大类资产轮动策略(美林时钟)、逆行投资策略
- 高级:风险平价策略(Risk Parity)、全天候策略(All Weather)
主动基金常见投资风格:
- 价值(稳字当头)
- 成长(唯快不破)
- 红利(在逆境中守望价值 )
- 质量(与伟大企业共舞)
- 均衡(八面玲珑赢在长期)
- 中观配置(把握市场脉搏)
- 行业主题(欲与指数试比高)
思想钢印
四种经典盈利模式:
- 困境反转
- 成长加仓
- 价值中枢
- 产业趋势
其它
其它四处收集的策略,具体来源不记得
- 科技只看大市值,因为技术变化路线多,研发投入大,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安全(平台型?)
- 消费股多看小公司,赔率更高(消费红利?)
- A/H溢价:小于10%持有A股,10%-2%不动,大于20%持有H股(公司经营越稳定的,AH溢价越小)
- 单一行业不超过30%,单一品种不超过10%
- 双底可转债:双十转债-溢价率10%以内价格110
- 港股通纳入:纳入港股通3-6月后才是最佳买点:预期先涨+南下资金再抬高
- 极致分散就会极度平庸
持仓现状
仓位
当前7.5成仓位,目前仍然持有2.5成现金。按投资品种看,其中股票仓位从年终的31.29%增加到了现在的43.45%,主要是打新仓位的配置。
策略
以上的不同投资品种的具体策略如下:
- 现金及类现金:放在度小满的银行存款,未来会考虑自建固收+策略作为现金管理工具
- 股票:多行业分散投资,行业中优选个股;四个账号的打新市值基本配置完毕
- 基金:指数基金定投策略基本结束,逐步卖出;主动基金中的偏债基金逐步配置
- 可转债:无脑打新,未来会尝试双低转债策略
行业
持有行业占比如下(包括股票和基金),可以看到仓位逐步转移到了偏防守的房地产、金融行业:
下面来看看当前占比超过1%的详细品种,仓位相对来说还是过于分散,需要集中:
投资表现
今年是挣钱最多的一年,从18年入市至今场内年化37.34%,场外年化16.96%。同期混合偏股基金2018-2020年表现分别为-25.41%、45.69%、45.06%,约合年化16.38%,可以说是远远战胜。
总结
打新市值年末基本配置完毕,疫情期间也抄了一些超跌的品种,卖掉了几个高估的股票,医药集采出手了一次,基本就没太多大的操作。主要问题还是品种太过分散,希望2021年能集中一下,另外统计代码能更新一下,减少月末总结时的手工操作。
长期来看,不要相信市场的偏好,市场的偏好由流动性、资金偏好、市场情绪多个因素影响,每个追求取得超额收益的人都必然在某些时候要和市场产生分歧。鉴于市场的结构性牛市已经走向极致,未来业绩好的小票或许机会更大,不过选股难度也更大了。
更长期的视角里,科技、医药中仍有很多子行业处在国产替代的高速增长阶段,消费领域由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,会出现更多的爆品。最主要的核心还是相信中国,投资中国。
继续沿用年中总结时的老话:投资路上没必要故意犯错,稳扎稳打,弄清楚底层资产、商业逻辑,投前做足功课,在合适的估值介入,获取市场预期差和公司业绩增长的双倍收益。